「馬麻,我肚子痛,可以不要上學嗎?」
「我睡不著,可以跟你們睡嗎?」
「這本書一定要這樣放!」


你是否曾因為孩子無來由的退縮、或莫名的堅持而氣得火冒三丈? 原來計畫好的行程、或是數年如一日的規矩,突然間都行不通了……「究竟是怎麼了?」父母們無奈地嘆息著……。 

也許,你的孩子正被「焦慮」所苦! 


孩子為何緊張、焦慮?


當成人遇見危險、高壓力、無法期待的人事物時,我們的焦慮指數即會飆升,輕則面紅耳赤,重則呼吸急促。「引發緊張情緒的人事物」及「症狀」隨人而異;除非是有精神方面的狀況,否則一般人都能理解他人焦慮的「梗」。 

孩子的緊張/焦慮之所以令大人們抓狂,在於有時我們無法了解他們的梗,即我們不懂: 

「孩子,你在怕什麼?」 

其實,孩子幾乎也是因為遇見危險、高壓力、無法期待的人事物而焦慮,然而由於發展的限制,他們無法明確說出自己的感受,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,加上父母愈處理愈著急、甚至憤怒,孩子就更不敢表達了。 


請別這麼做!


幾乎每位父母都有處理孩子焦慮的 SOP,然而,你知道我們最習以為常的幾個方法,卻可能是導致孩子遲遲無法冷靜的原因嗎?!以下歸納幾位美國兒童教育及心理學家的建議,在孩子緊張時,什麼事 (話) 不能做 (說)!

1. 「這沒什麼好擔心的!」「沒事!」

專家們異口同聲「千萬別跟孩子這麼說!」孩子們是絕對相信父母說的每一句話,但同時他們也沒有能力對抗大腦下達的指令。父母要求孩子相信「這沒什麼」,反而加深孩子「媽咪說沒事,可是我還是很害怕啊,天啊我到底怎麼了!?」的恐懼感

另一方面,父母們也會因為孩子「屢勸不聽」而喪失耐性,甚至童年時期被自己父母聲聲催促、甚至打罵的情景悄悄鑽入腦海,面對孩子再次複製「失敗的自我」,心情就更加沮喪了。

2. 「我不懂這有什麼好怕的!」

的確,對於年長 30 歲,社會經驗超級無敵豐富的父母而言,跟一群鬧哄哄的小班生一起吃早餐還真是簡單的像一塊蛋糕……。孩子希望我們懂、需要我們跟他站在一起。無論懂不懂,至少讓他知道你一直在嘗試。 

告訴他你不懂,是一種發洩,不是安慰喔。

3. 「孩子,讓我來告訴你,其實你是……」

的確,「認清事實」是我們在一團迷霧中常用的解決方法,然而,對於許多孩子而言 (成人不也是),在焦慮情緒中,腦部的認知功能是相對較弱的,要把父母提供的「理由」做完善的處理,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因此,當我們說得頭頭是道時,孩子卻仍在焦慮的折磨中啊!

4. 「勇敢一點! 不要那麼沒用! 不然我就….」

明顯的,責罵與威脅是派不上用場,只會加速孩子崩潰的速度與程度。孩子當下並沒有「收起害怕的心,勇敢面對」的能力,世界對他們而言還是陌生、並充滿了危險,人生的航程中不小心翻船時,他們需要一塊又大又穩固的浮木,而不是船長大叫著要他們自力救濟。


你可以這麼做~


1. 先關心孩子的生理

餓了沒? 想睡覺? 需要一個好大好大、孩子想放掉才放掉的擁抱? 太吵,想要一個安靜的空間? 好熱好熱? 注意孩子的生理情況,或是以生理的方式降低其心理上的焦躁,例如與孩子一起練習深呼吸,輕撫背部、手掌等會讓孩子感到安心的地方。

關心生理,是第一步、也是最直接的陪伴喔!

2. 「我懂」:跟孩子站在同條船上

我們很可能無法真正體會孩子的感受與情緒,因此,「我懂」的意思,在於讓孩子知道「我會在這裡,陪你度過這不開心的時刻,並給你需要的支持」,也就是「我懂『你需要我』」 

也可以試著用生活例子來引導孩子說出當下的情緒與感受,例如,「你現在是不是怕怕的,像上次你在遊樂場找不到媽媽一樣?」「你是不是想躲起來,因為看到不喜歡的東西?」這些親子最熟悉的例子,能很快的讓孩子明瞭「媽媽/爸爸真的懂我!」

3. 「你知道嗎? 我小時候也跟你一樣喔!」

仔細想想,當自己也是孩子時,是否曾焦慮、擔心、害怕的例子? 也許童年時我們不曾在父母的陪伴下成功克服這些困境,但讓孩子知道「媽媽/爸爸,你也跟我一樣?!」自然會增加他們的「勇氣」,與「被同理」的安心感。

4. 故事教養:「其實有一個小小人,叫做緊張…」

如果還沒氣到七竅生煙,不妨跟孩子說個小故事。這個故事可以是一位緊張的小朋友如何克服障礙,或是把孩子的情緒「擬人化」,描述他們的存在及功能。例如,可以說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 (或腦海裡) 都住著許多情緒小人 (是否讓你想起電影《腦筋急轉彎》),其中一位就是「緊張先生」,緊張先生很厲害,因為他提醒我們要小心,不然容易受傷……。 

隨著故事的演進,孩子一方面注意力被轉移,情緒也漸漸放鬆,更了解自己的情緒,也能增進對自己的「控制感」喔!


日常生活中,與焦慮共舞!


1. 鼓勵孩子以藝術表達出對事情的焦慮

誰說一定要畫愛莎與雪寶、變形金剛跟蜘蛛人? 引導孩子畫出什麼是壞心情,或鼓勵他們描述故事中令人緊張的橋段 (大野狼就要一口吞掉奶奶了),父母在旁用心聆聽,結束時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喔!

2. 分小段,勤練習

例如,孩子害怕玩盪鞦韆,卻又杵著不願意走,父母可試著把「如何盪鞦韆」拆成好幾個步驟,例如從認識鞦韆,到只坐在上面,到可以小幅度擺動。因此一開始可選在人少的時候,帶孩子慢慢認識鞦韆。摸一摸,推推看,由他來決定盪鞦韆究竟是什麼樣的經驗。此時,父母應避免加註「看吧,沒什麼嘛」,而且見好就收,別急著馬上要孩子進行下一階段的練習。

老話一句,孩子愈緊張,父母愈冷靜! 試試看上述的「做」與「不做」,與孩子一起找出與焦慮共舞的好方法! 


7556589672_dbe7d4720d_h.jpg

in媽咪育兒新知授權轉載原文出處【

喜歡本文請按分享~對醜爸專業服務有興趣的朋友,請參考醜爸懶人包來囉

FB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ddyugly
討論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39924159549560/
======
延伸閱讀:
孩子焦慮,父母冷靜!
我不難搞,只是意志過人!
再多一分鐘,讓孩子在家可以表達情緒

孩子哭鬧又討抱,怎麼辦?
面對大孩子的情緒風浪,你準備好了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醜爸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