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來看這個例子:

媽:「記得穿外套!」
孩:「不要。今天很熱耶。」
媽:「晚一點會變冷…..不然你帶著就好 
(妥協)。」
孩:「那外套很大ㄝ,我不想帶!」
媽:「放書包就好啦~只要記得帶回來,就給你一個星,你已經九個了,晚上再一個就能換禮物啦!
(獎勵)
孩:「那個外套很大很重,我不要帶!」
媽:「好,不想帶可以,你就不要感冒,明天就不用去露營了!
(威脅)
孩:「那我不要感冒就好啦~。」
媽:「......趕快穿起來,要遲到了!今天如果再遲到,晚上就取消你的電視時間!
(懲罰)
孩:「好啊,反正電視很無聊。」
媽:「(請讀者自由發揮)!!!」 


不少父母發現,孩子到了 5、6 歲時,主見不但多了起來,還變得粉難說服。尤其從小就聽話好帶、言聽計從,讓父母走路有風的「乖乖牌」們,在這個年紀也吹起了叛逆的號角! 

叛逆,是「成長」的同義詞

當父母覺得孩子開始「叛逆」,其實代表他們的身心狀態與認知發展程度,已準備要進入下一個階段。在這段轉折期,孩子正嘗試著用「新的自己」來與周遭的人事物溝通,試圖摸索出對應的溝通方式。這段摸索的過程,由於 1. 沒有什麼明顯的預兆;且 2.「成長意味著孩子需要更大的自主空間」而經常讓父母措手不及,並衝擊著父母過去賴以管教的「權威」。 

然而,孩子成長之路不能緩、不會停!要趕快跟上的,其實是我們自己啦! 

教養的兩大前提再思考

父母的權威

不少父母管教時多少會使用「權威」來要求孩子,對於年紀較小、行為能力較差的孩子而言經常有效,畢竟小小孩極度的依賴父母。而且對父母而言,使用權威將節省很多時間,且更能貫徹自己的意志。

然而,權威教養通常會使用「獎勵、妥協、威脅、懲罰」等方法,而這些方法,卻會直接傷害到孩子正在萌芽的自主性

孩子有能力解決問題

父母的權威 (獎勵、妥協、威脅、懲罰) 會漸漸失去效用,主要因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日漸成熟。因此,他們對於父母擅作主張後還要求他們必須聽從時,容易產生激烈的情緒反應及不合作態度。

有父母說:「他們的方法不是太幼稚、就是搞不清楚狀況,根本不能用!」會有這種情況,通常是因為他們提出的方法「只是為了反駁父母」,而非嘗試找出最佳解決方案。如果我們能從「選擇題」框架跳出,給予孩子自主決定的空間,由他們開始提案解決的方法,父母再協助他們修正,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(當然要考量孩子的認知發展程度)?

不如暫時關掉這兩大前提,把孩子視為「解決問題的好夥伴」,一起來嘗試以下三個新策略! 

親子溝通,開始進入合作時代

1. 善用相處時間,重新認識孩子

美國知名教養機構 Positive Parenting Connection 建議,即使孩子長大了,父母仍應嘗試和孩子擁有足夠的相處時間:放慢腳步,專心享受與孩子一起的時間,建立身心不同層面的連結。除此之外,醜爸建議父母們,盡量設計幾次機會 (例:從起床到出門),暫時忘記各種壓力 (例:快遲到了!),好好地「重新認識」孩子

原因是,我們經常理所當然的以為「隨著孩子愈大,應該表現得愈像成人,動作應該愈來愈快」,因此忽略掉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漸漸浮現的個人特色。例如,當媽媽喊著「你 4 歲時 7:00 起床、7:30 出門,現在 6 歲了怎麼還退步!」這樣的「量化比較」,是否可能忽略了孩子因為花更多心思在挑選衣服,想要怎麼度過無聊的數學課,或在想如何說服你不讓她去安親班……因而放慢了腳步? 

偶而放鬆,重新觀察孩子,找出在他們的世界裡,可以雙手緊握、一起探索的新鮮角落吧!

2. 傾聽:給孩子做自己的勇氣

「傾聽」的核心概念,在於父母「放棄以控制者的身分評斷孩子」,因此在與孩子對話時,父母不打斷、不否定、不輕看,讓孩子能放心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。身為孩子的照顧者,我們很容易「保護」與「阻礙」不分、「孩子的好處」與「父母的喜好」不分。因此當我們以為一切都是為孩子好時,卻連「讓孩子嘗試」的機會都剝奪了。

3. 說出感受:邀請孩子一起解決困境

而當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時,父母可以選擇接受,或是說出自己的「感受」,而非用自己的權威告訴孩子孰是孰非

已故的美國親職教育權威湯瑪斯‧高登博士,在《父母效能訓練》一書中表示,對孩子而言「父母的感受」是極其重要的,重要性不亞於滿足自己的欲望。因此,當親子間發生衝突時,父母可以先以聆聽的技巧讓孩子願意說出想法,接著再表達自己對孩子行為的感受,並一同想出解決的好辦法。


以下真實對話充分表現出上述方法的好處:

媽:「收玩具,要吃飯了!」
孩:「不要,我還不餓。」
媽:「你不想收玩具,因為肚子還不餓。
(傾聽)
孩:「我還不想去吃飯。」
媽:「吃飯時間到了,但你還不想去吃飯。
(傾聽)
孩:「我想在客廳吃。」
媽:「你想在客廳吃飯,但我擔心會有蟑螂跑到客廳,而且我沒有辦法照顧你。
(表達感受)
孩:「那你跟我一起在客廳吃啊!」
媽:「聽起來是個好辦法 
(傾聽),但我還是會擔心蟑螂 (表達感受)。」
孩:(想了一會)「那我可以把樂高放在椅子 (餐廳裡) 旁邊嗎?」
媽:(恍然大悟)「你不想吃飯,是因為去餐廳會看不到你的樂高? 
傾聽)
孩:「對啊!」
媽:「好啊,但只可以拿你已經組合好的樂高喔。」
孩:「好。」


當發現「獎勵、妥協、威脅、懲罰」開始無效時,何不試試關掉權威,重新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;以不評斷、不控制的態度聆聽他們的想法,並誠實地與他們分享你的感受。也許會發現:孩子不是胡搞,而是期待在父母的接納下,努力長大

也許最後 "親子皆同意的方法" 與你的最佳方案有段差距,但這全新的溝通方式,除了讓孩子充分發展自主性,更能建立起互信互重的親子關係喔! 

與你分享~。


3088945956_4d9dbf5d4c_b.jpg

in媽咪育兒新知授權轉載原文出處【『懲罰/獎勵/威脅/妥協』漸漸無用? 你可以試試…

喜歡本文請按分享~對醜爸專業服務有興趣的朋友,請參考醜爸懶人包來囉

FB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ddyugly
討論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39924159549560/
======
延伸閱讀:
要給孩子多少注意力,才夠 !?
孩子不想上課了,可以怎麼做?
再多一分鐘,讓孩子在家可以表達情緒
美好的家庭關係,取決於「尊重」與「關心」的拿捏

arrow
arrow

    醜爸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