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知道自己必須改變和父母的關係,但只要一見面,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一下就被摧毀了。如果拖長見面的時間、甚至好久都不見面,應該會比較好…..但這樣不就是一種逃避? 搞到最後其實我一點進步都沒有,只是在逃避?」

當我們嘗試要降低「關係緊密的人」(例: 父母、伴侶) 帶給我們的傷害時,會發現「拉開距離」是我們能放下情緒的關鍵要素。畢竟長達幾十年的互動與習慣,任何人在相處時都很難跳脫出既有的框架、更別說要做到課題分離、劃清界線。

由此觀之,最好的方法似乎是「拉開距離,減少接觸」;但同時卻也不禁懷疑,如果要靠少見面、甚至不相見才能「放下」,那是不是其實內心還不夠強大、自我尚未蛻變,過去的傷還沒真的放下、更不用說「成長」了?

社會心理學研究表示,關係能否維持的許多關鍵因素中,「相處時間『量』的多寡」 (exposure) 具有關鍵性的影響。也就是說,無論意志力多堅強、心境多強大的人,還是必須慎防「近距離接觸」的挑戰

譬如,修道之人六根清淨,通常是在一個相對單純、低誘惑的環境,難道要要求他們每日在聲色場所誘惑中生活,能做到毫無起心動念才算修行? 一個人嘗試戒賭,其中一個方法自然是遠離博弈場所、拒絕與因賭博所交的朋友來往,難道要每天三餐都在賭場飯店流連、還能做到不動聲色一毛不拔,這樣才算戒斷成功?

人際關係間也是,「我能釋懷了」,不表示現在馬上就能相處;「我願意原諒」,也不等於可以經常相見、把酒言歡。願意跨出那一步,意識到「距離」如何影響關係,並能清楚看見自己在不同的距離中,如何掌握相對應的情緒,已經是不簡單的修練

有一個很好的育兒建議是「如果今天不是你的孩子,會怎麼做?」同樣的,把對象換成父母、伴侶:「如果今天不是你的父母/伴侶,會怎麼做?」我們很難在「當事人」就在眼前時嘗試這個練習;甚至,我們需要一定的距離 (時間),讓彼此間情緒的耗損消退後,才能真正看見「如果不是…..,會怎麼做?」

當你願意採取行動,自主地決定彼此距離的遠近,就是「成長」了。如果要達到身處險境仍怡然自得,才叫做放下,那是苛求;或說,那是聖徒救世的境界。

無須告訴自己相處時還能平靜才算成熟,畢竟,我們是掙得自在的凡夫,不是追求超凡的聖人。

與你分享。

HC1 (Medium).jpg
^ 距離太近可能會燒成燼喔
 

喜歡本文請按分享~對醜爸專業服務有興趣的朋友,請參考醜爸懶人包來囉!

FB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ddyugly
討論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39924159549560/

======
延伸閱讀:
跨越礙,我們愛
愛你,所以接納我自己
寶寶心裡苦,但寶寶為何不說?
美好的家庭關係,取決於「尊重」與「關心」的拿捏

arrow
arrow

    醜爸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