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孩子出現不服從、甚至刻意違反規矩的行為時,父母的第一個反應幾乎都是: 「你這孩子怎麼了! 為什麼這麼不聽話?!」但其實孩子心裡想的,其實跟我們一樣:

「媽媽,你為什麼都不聽我的話?!」 
 

什麼是權力爭奪

父母管教子女,教導價值觀、正確的行為,是責無旁貸的責任,但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事實:孩子愈大,愈懂事,對這個家自然想擁有發言權及控制權。然而鹽跟米都吃很多的我們,當然不會、也不應該棄權讓孩子做主。不斷寵溺孩子:以孩子要求為上意的教養模式,將經常弄得全家雞犬不寧。 

因此從 2~3 歲開始,權力的「放」、與「得」,即成親子間的大課題。若進行的不順利,「權力爭奪」即隨之而生。 


權力爭奪的負面影響

家庭內「權力爭奪」的架恐怖之處,在於有一方是非常弱勢的,幾乎沒有籌碼可以跟對方抗衡:那就是孩子。由於實力過於懸殊,大人即容易隨便應付,或是以絕對優勢「壓」孩子就範。經常被壓的孩子,漸漸的就會感到無力、甚至覺得無助。被傷害。想自主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反而感到無助的孩子,並不會因此改以「可愛討喜的行為」替代,反而是更加重他「想要長大」的力道,但換來的,卻又是更難以承受的無力感....。 

當一次又一次,孩子無從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被欣賞,也不被允許有嘗試的機會時,孩子的「自尊」將受到威脅。 

例如,3 歲多的孩子已經有許多雨天外出經驗,覺得自己可以應付下雨天,不需要媽媽操心。當他興高采烈的準備好要出門時,媽媽卻要求他換上另一件外套。此時,他「捍衛主權」的念頭可能突然開啟,斷然拒絕媽媽要求!媽媽有一些方法可以化解這個場面,或是這次就讓他作主看看。但如果媽媽是 

「我叫你換一件就換一件!」 (翻譯:我是老大!)
「我不要!我想穿 (身上) 這一件!」 (翻譯:我才是老大!)
「那件不防水,換一件!」 (翻譯:NONONO,小朋友,我才是老大!)
「我不要!啊~~~~~(尖叫)」 (翻譯:為什麼我不能當老大!)

之後的對話,大概就是大的眼噴火,小的淚婆娑……即使這次貌似大人慘勝,但下次要出門時情況會好轉? 小孩可能會說「媽媽我知道上次錯了,請您告訴我這次要穿哪件外套」嗎?! 

如果孩子這樣說了,大人才真正需要擔心啊!! 


孩子不是敵人

無論孩子的訴求為何,我們都可以避免「壓倒」(overpower) 他們。即使不如孩子所願,父母仍可平和的執行自己的意志。我們可以拒絕孩子、讓孩子失望,但要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。 

例如,有些大人會以孩子「很故意」為理由,合理化自己壓過孩子的行為 (=故意的行為就是要修理)。當我們把孩子擺上一個故意找碴的位置時,孩子能做的就是拚命防衛,這反而激化了大人本來的意圖,最後以言語或肢體的力量讓孩子屈服。
 

2050621809_0cdf0d1745_b (Small).jpg


我們可以這樣做

我們都希望有一天,孩子不需在緊盯下做出適當決定。先決條件就是他們要有做決定的權力,並熟知、也願意承擔使用權力後的責任。如何取得這樣的能力,父母的引導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以下方法融合了專業建議及個人諮詢輔導經驗,供你參考:

給軟釘子碰,孩子還是可以作主

就像我們不喜歡孩子大聲說「不要!」孩子同樣也不喜歡聽大人說「不行!」不要與不行,其實是權力爭奪的「邀請語言」,好似決鬥前的叫囂。因此,可以避免直接跟孩子說「不」,同時又給他做決定的機會,即可能化解潛在的衝突。 

例如,要去午睡了,孩子搖頭說「不要,我還想玩!」媽媽此時先同理孩子「你還不想睡覺,還想玩。」然後讓他作主「你想要自己走進去房間,還是像小超人一樣飛進去?」當然,孩子可能仍舊不買帳,這時媽媽可以再行同理,再給不同選擇題,但原則都是「不強壓孩子,讓彼此進入權力爭奪」。

在能接受的範圍儘量「給力」

一天中,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情境,讓孩子好好的「做主」。當孩子「擁有權力」的需求被滿足時,他們就有更高的意願配合父母。例如,我會和小孩玩「國王與士兵」、「公主與客人」、「警察抓小偷」的遊戲,在簡單的遊戲規則下 (不傷害、有禮貌),讓孩子儘量的「指使」我。

「士兵 (我),請幫國王 (孩子) 準備盔甲。」「士兵,你要走在我前面啊。」
「客人 (我),這是你的茶,要喝光喔。」「那個東西你不能碰!客人要坐好,不能走來走去!」

遊戲結束後,他們更願意在真實世界角色互換 (當然父母還是要注意別去挑戰孩子囉)!

轉移注意力

這不是什麼新方法,且受到不少父母質疑「如果孩子耍脾氣就轉移注意力,這樣不就默許他的任性?!」這質疑的前提是:「孩子發脾氣、不聽話是一種沒有目的、甚至帶有冒犯父母意圖的行為。」但實際上,孩子很可能只是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,但在第一時間被否定下,只好嘗試加重自己的情緒、再爭取一次。倘若父母有在第一時間同理孩子,但孩子不願意接受的情況下,轉移注意力是避免無意義的權力爭奪良方;但父母若在第一時間沒有回應、同理孩子,只是一味地轉移注意力,則有待商榷。 

當孩子嘗試爭取時,如果我們情緒不佳、或時機不好 (例如在外用餐),不如「下次再來好好切磋切磋」,先讓雙方放鬆,一起做點有趣的事吧!

邀請孩子一起想辦法

這是我跟大孩子很常使用的方法! 當情況「還算安全,但父母可能要皮繃緊點,但做了對孩子也許有益」時,我會用「我訊息」邀請孩子來想辦法。有時直接說「你想要我聽你的,但是我也想要你聽我的,現在怎麼辦?」當孩子感覺到自己有「權」時,較有機會提出「可行」的方案,父母即可以之為基礎「一起想辦法」。 

「不怕孩子爬到你頭上?」其實,親子關係若是信任的,孩子曉得父母還是擁有最後決定權;反而當他分享到權力時,會希望把握這個機會「表達自己」,而非「反客為主」(到了青少年期又不一樣啦)。

「好好說」不

有時,我們也希望孩子學會在該說「不」的時候,堅定地說。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父母的親身示範。讓孩子知道說「不」,可以、但請好好說。如果第一下因為情緒而說不好,第二下、第三下時還是可以調整。 

當我們好好跟孩子說「不」時,他們可能會放棄爭取,轉到悲傷的情緒,這時,好好抱抱他,讓他知道,爸爸媽媽懂,挫折感真是令人難受

孩子學會好好說不,未來建立人際關係時,將更懂得尊重他人、及保護自己


與你分享。

in媽咪育兒新知授權轉載原文出處【面對要自主的孩子,請避免權力爭奪!

喜歡本文請按分享~對醜爸專業服務有興趣的朋友,請參考醜爸懶人包來囉

FB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ddyugly
討論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39924159549560/

======
延伸閱讀:
孩子,你有在聽我說話嗎!?
我不難搞,只是意志過人!
再多一分鐘,讓孩子在家可以表達情緒
『懲罰/獎勵/威脅/妥協』漸漸無用? 你可以試試…

arrow
arrow

    醜爸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