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位知名的教養專家如澤爸、綠豆粉圓爸….等都是以孩子的姓名、小名作梗,那我叫「醜」爸,難道是因為小孩很醜?! 還是自己醜得不像樣?!! 如果都不是,究竟幹嘛取這種名字?!!! 嘿嘿…純粹是

好玩。

-----------

高中時男同學們總喜歡稱自己帥,叫別人醜,這個「醜」字就這樣從高中時期一直跟著我到現在。有天,跟高中好友們宣布這樣一個創業構想 (=以父母的自我成長為中心,協助父母面對教養相關問題) 時,他們鬼叫:

「就叫『醜爸』就好啦!!」
「屁啦,醜你X!」
「真的啦,醜爸超讚的,絕對沒人要跟你搶這個名字~~」

回家路上想想,好像也沒什麼不好,這就是我的綽號啊~而且也蠻特別的,還真不會有人跟我搶,現在市場不就強調區別性XD?

是的,就這樣定下來了。

醜爸工作坊。

-----------

接下來就是我自己腦補的原由XD,我想在確認這名字的當下,這些想法也是存在但不明顯的:

1. 成立這個工作坊很單純就是「想做」,沒有去考慮太多什麼獲利模式、知名度、行銷什麼的,所以對於取什麼名字,也沒認真考慮「市場接受度」、「形象」這種事,而且,這種事不是很詭譎難測嗎 (仍舊在為自己的懶散找藉口中)?

2. 我的個性及風格一項不是「引人注意型」的:不強勢、不強調自己有多專業;雖然是諮商心理碩士,但沒有心理師證照 (因為我不想快40歲了還要在台灣考試、補實習);不注重形象、衣著髮型都勉強是個勘看大叔的邊緣;不是暖男/說故事高手,無論文章還是講座都儘量在知識/經驗層面上和大家分享;文章我也是覺得什麼重要就寫什麼,不太考慮要配合時事或吸睛的內容….

總之,就是儘量做自己 (但不造成他人困擾XD),因此取名上也不刻意要求什麼。

3. 2014年剛開始認真寫教養文章時,那時的主流內容大多以「小孩怎麼了」、「怎麼教小孩」、「小孩需要什麼協助」為主,但我一直很清楚,教養的挑戰主要來自父母、而非小孩,但這個觀念在當時並不多人接受 (現在開始改變了)。 為了推行這個觀念,我想到和氏璧的故事…..當然我沒有那麼慘,只是知道自己抱持的信念,在當時對很多人而言是不討喜的 (甚至有人搞不懂我要幹嘛)…..所以「醜」這個字,也許能代表我想做的,是金玉其中,敗絮其外吧~!! XD (推薦閱讀 比孩子更需要改變的,是父母父母的成長,對孩子有巨大的影響)

好啦~說到最後真的就是「好玩+做自己」,一些跟我接觸久的家長,應該都會同意醜爸兩字,遠比什麼好聽悅耳的名稱適合我XD。

叫醜爸就對啦^^!
 

喜歡本文請按分享~對醜爸專業服務有興趣的朋友,請參考醜爸懶人包來囉

FB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ddyugly
討論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39924159549560/

======
延伸閱讀:
父母的成長,對孩子有巨大的影響
父親是種基因 — 獻給每個孩子的爸
全職爸爸搞破壞? 一起從錯誤中成長吧!
有一天孩子終究會離家...「空巢期」父母給年輕父母的 9 個提醒!

arrow
arrow

    醜爸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