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第3集完成後,發現其實有太多東西可以寫……但,本人一向是「過3則懶」,第4集一定要來給他拼輸贏,沒有下一集啦~~!)
界線 / 自然法則 / 有事嗎?
好吧,雖然這三個放在一起有點突兀 (不是止兀喔),但思考了很久後(至少斷斷續續想了一個月),還是勇敢的做了這個決定!讓嘔娓娓道來….
界線 (boundaries),是人與人相處的根本,也是人格、自我觀念的開始。界線過於沒有彈性/模糊的人,人際關係勢必僵硬/混亂。因此界線可以說是「定義人際關係」的基礎。例如,老米不容易凹,阿台常常很客氣,即是因為界線劃法不同。老米認為不想做的事情就要大聲說NO,因為不是我的事就是干我屁事;阿台則會覺得這樣拒絕不好看,就勉為其難暫時答應…。
自然法則 (consequences),即所謂的因果關係:你老爸有錢到可以一直靠,你自然會晟聞;叫你不要闖紅燈,闖了被車撞也只是剛好。崇尚自然法則的老米在教小孩時心臟比較大,阿台則較容易跟前跟後,差異在此。
有事嗎? (+_%$(@)%),老米爸媽當然很愛自己的小孩,但一方面他們從小就訓練小孩獨立,另方面他們不會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,搞得身不如死、人模鬼樣的。因此不多老米會為了小孩而疏遠過去的人際圈或興趣,滿18就hey dude take care of yourself ,40歲以後根本懶得管你有沒有不開心;阿台則是………你知道的。
這三者的共同點,是都直接屬於「個人主義」下的產物 (好啦,這樣解釋個人主義的確不太對,但要省篇幅跟大家的時間啊)。美國文化原則上是以個人利益去推展到集體利益,亞洲文化一般而言是相反。
「界線 / 自然法則 / 有事嗎?」所代表的個人主義,可說是兩個文化的關鍵差異!如果這個差異有理解、執行上的困難,要像老米一樣教養小孩難度可說頗高。但,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喜歡畫虎……不成反類犬 (不是話虎爛喔),那還是加減來畫畫看囉!
我們是獨立的個體
部分阿台父母對於教養的投入,已到了似乎一沒做什麼,就會害慘子女未來的程度。但,影響孩子一生的人事物太多太多,甚至有時表面上很棒的一個經驗,其實最後才發現誤會一場(例:曾經被視為幼兒必備的「小小愛因斯坦」,因為一系列的研究發現看電視對2歲以前的幼兒不是什麼好主意,與其一貫宣稱的「可以促進腦部及語言發展」相左,遭到求償)。
在不揠苗助長、也非百般阻撓 (無論是刻意還是無心) 的情況下,準備好孩子能獨立探索世界也許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務。我們常說要讓孩子認識、接納自己,但在與父母間的界線不清楚,彼此太過介入各自的想法與生活時,孩子很難有好好擁抱自己的空間,自然也遑論探索世界囉。
設立孩子的責任
許多老米小孩在上小學前即會從起床到出門完全自己打理,從這點可以看出為什麼他們成人後會比較有空間決定自己的未來。如果小孩到7、8歲尚不能自行寫完作業收拾書包、準備早餐、做家事,那期待他們18歲時對未來有計畫、想法,是否有點…??
我們總是把「我做比較快」跟「為你好」當成掩飾焦慮的藉口,然而,幫孩子做的愈多,愈容易覺得自己太重要,就更焦慮了。想想,訓練孩子養成責任感如此不易,是因為物質代價太大 (例:把碗洗破),還是心理壓力太沈重呢?
大家應已看出,培養適當的責任感也是界線發展的要素之一喔。
真的不要寵小孩!
寵小孩的缺點隨意股溝都有,我們都知道,但卻不曉得正發生在自己家…。寵壞的小孩的行為,這次北市長選舉我們也看到許多,嘔也不著墨太多…。總之,寵小孩破壞了界線、違背了自然法則、還讓小孩以為他比你還重要,你說這樣嚴不嚴重啊?
部分父母雖然不寵溺,但對於孩子非常小心翼翼。小孩應該有機會受挫、失敗、甚至受苦,畢竟我們的人格是被磨練、而不是生出來就發展成熟的。當然,有些孩子心思細膩、情感豐沛,較無法承受看似負面的人生經驗。父母可以透過其他資源 (如學校老師) 協助,或是加強自己的溝通及輔導技巧。但若選擇帶著孩子離開挫折現場,將錯失許多很好的成長機會囉。
======
說真的,老米由於世代間的不同,新一代的父母加減也變得「台味」重一點。不是說他們以台灣為師法對象,而是在課業要求、保護孩子的方式……等觀念與行為上已漸漸改變。因此,雖然我們無須妄自菲薄自家的教育/教養方式,但比較參考默默學習第一強國的搞法,也算是種見賢思齊。
希望這一系列、共4集的比較文,透過嘔這9年在美國教育界打混的經驗,能讓大家更認識美國人怎麼養小孩囉!
▲叫你們搬東西是為你們好,絕對不是把拔懶惰喔~。
喜歡本文請按讚~對醜爸專業服務有興趣的朋友,請參考醜爸懶人包來囉! ,或來信至 beparentstogether@gmail.com 喔,謝謝大家!
(文章歡迎引用、轉載,但請留言、或是email跟醜爸說一聲喔~)
======
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