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甫上小一的大女兒小咪,每天回家都是開開心心的,看來適應的很不錯。心想,在學校應該發生很多有趣的事吧? 交了不少新朋友? 午餐都吃什麼好料? 結果每次一問,答案幾乎都是「好玩啊」、「不錯啊」、「還可以」….最慘的,大概就是「嗯」了吧!繼續追問下去,答案也都是「不知道」,或是直接來個沈默是金……真奇怪,上學不是很開心嗎? 應該有很多東西可以告訴我啊 ?!
原來,是問錯問題了!
問題需直接且明確
我的問題總是千篇一律:「今天學校好玩嗎?」而可愛的小咪也的確「直接地」回答我的問題:「好玩啊!」原來,對孩子而言,父母的重要性當然依舊,但在感情的依賴性已大不如前。他們不再像以前讀幼兒園時總是唧唧呱呱的講個不停,畢竟當時的他們最能分享、也最聽得懂他們的就是父母了。隨著年紀漸長,社交與語言能力日益成熟之際,他們已開始建立朋友圈,有了許多可以分享的對象。父母漸漸退為孩子身後堅強穩定的力量,而不見得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「聊」伴。
好的問題可以產生良好的親子互動
此時,一句簡單的「今天學校好玩嗎?」已得不到孩子連珠砲的回覆,父母在問問題時就得更具技巧啦!由於孩子並沒有太多的心思跟我們「主動攀談」,因此問題必須「正中紅心」:可以是今天發生了什麼事,也可以是班上的人、事、物。總之要切身相關、再加點趣味和創意,讓孩子可以輕鬆自然的加入話題。以下幾個例子,也許可以幫助你我打開大孩子的話匣子喔!
- 今天有什麼事讓你大笑、或是大哭呢?
- 如果你可以選擇,你會想跟誰坐在一起?
- 告訴我今天你學到的一件事情。
- 你今天有幫助什麼人、或跟誰起衝突嗎?
- 誰是你認識最有趣的人? 為什麼他最有趣?
- 如果我打電話給老師,他會跟我說些什麼跟你有關的事?
- 如果有外星人突然闖進教室要抓走一個同學做實驗,你希望那個人是誰? 為什麼?
- 不管你熟不熟、對方有沒有和你玩過,在下課時間,你最想和誰玩?
- 妳覺得班上有誰需要好好的「修理」一下?
- 如果明天給你當老師,第一件事要改變的是什麼?
6-10 題就屬於帶點趣味性的假設題,這些題目可能會因為給予孩子天馬行空想像的機會,而與父母產生高度的互動;也可能因為孩子不能完全瞭解問題,而導致整個場面變得很尷尬…..。例如第 8 題,孩子可能會說:「我下課都跟 XXX 玩啊,哪有跟誰玩 ?!」因此可以依照孩子的認知及語言發展程度,決定此類問題的多寡及難度。
每次問他「學校好玩嗎」都不高興,該怎麼辦?
不可否認,有些父母擔憂的不是孩子的答案過於簡短,而是常常問一問都會擦槍走火,到後來甚至不願意對話。因為缺少對話,讓父母更擔心是不是孩子在學校出了什麼事?建議參考以下原則,來重新開始與孩子間的對話喔!
- 與孩子講話時,神情需專注 現代父母由於功能性太強,一人當三人用的結果就是與孩子談話時流於形式及敷衍。滑手機、煮飯、打掃…等活動不宜與孩子聊天時進行。要讓孩子知道,他的學校生活對你是很重要的事。
- 傳達你的熱情,讓聊天不淪為例行公事 人與人間的溝通主要是靠情感的傳達,而非字句的交換。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在乎與期待,而不是象徵性的例行問候。
- 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不少父母有意無意把與孩子的聊天當成「聽取報告」,只是一味的要孩子「說更多」,但卻沒有分享自己的生命。例如,孩子說學校很無聊,媽媽就能分享自己以前在學校如何排遣無聊。
- 給孩子時間說 有些父母則是過於興奮,一直不停地說自己的故事,反客為主;或是一聽到孩子說出負面的想法或情緒時,即急著打斷或「說教」。有時,孩子跟我們一樣是在「抱怨」,抱怨者需要的是聆聽者,讓他們說一說,事情就會好轉了。
- 給孩子時間準備 對於我們而言,可能覺得只是簡單的聊天與分享,但孩子可能經歷了一天的刺激與疲憊,不一定想跟我們說話。他們可能需要先吃點東西、做做自己習慣、或尚未完成的事 (像小咪有時回家就會先拿出著色本畫個 10 分鐘,才開始想跟人互動)。給孩子時間去調整心情,不用問,可能還會主動跟你分享喔。
- 固定的時間與地點 讓孩子有時間準備的方法之一,即是規劃固定的時間與地點。例如每天晚上 7:30 在父母親房間,10-20 分鐘的交流時間;也可以找一個特別的角落,親子一同布置,甚至為這個地方、或這段時間取個喜愛的名字。孩子不一定要說話,但讓他們知道每天有段時間,父母會全心全意的陪伴他們。而固定的時間也讓他們方便調適心情,準備好自己。
現代人生活忙碌,要跟孩子有質、量兼具的談話時間可說愈來愈難。但是,為了維護與增進親子關係,溫暖、親密的分享時間是一定要的。多表達自己的愛與關心,讓孩子在對話上多一點主動權,加上直接、帶點趣味性的問題,孩子會很樂意告訴我們學校發生什麼事喔!
※【in媽咪育兒新知】授權轉載原文出處【如何引導孩子聊聊學校發生的事?】
喜歡本文請按讚及分享喔~對醜爸專業服務有興趣的朋友,請參考醜爸懶人包來囉!
======
延伸閱讀: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