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是這樣的…..
有一天,小咪興高采烈的跟媽咪買了平常不能吃的雷神巧克力回家,說要跟生日的我一人一半好開心!吃完晚餐,小咪一方面想吃巧克力、另方急著去樓下玩,就說她作業都~~寫好了!結果,媽咪一檢查即發現,作業不但沒寫完,對於究竟作業有哪些大姊也搞不清楚!
雖然最後母女花了一番功夫終於搞清楚今天究竟有哪些作業,但已經弄得媽咪心情大壞。就在兩造都奇蒙子微恙的情況下,媽咪指示「妳在房間把作業寫完!」就帶著阿傻去玩了。
======
嘔在把抓抓洗香香後,就乖巧地開始洗碗……一直洗一直洗一直洗時小咪出現了:
「把拔,我可以去找馬麻跟咕哩嗎?」
「作業寫完了嗎?」
「寫完啦!」
想說,她老木應該沒給她禁足吧?……
「好啊,掰掰。」
一陣青煙………
======
結果,當天晚上真是悽悽慘慘…….
- 後來發現原來老木有下禁足令,但聽力極佳不過大病初癒的我沒聽到;
- 小咪堅持「作業」不包含「罰寫」,所以她作業寫完了 (但罰寫一字未動);
- 媽咪宣布今天沒有吃雷神作為處罰,小咪崩潰;
- 馬上覺得她不該崩潰的把拔出手發表道德論述;
- 抓抓去睡覺,小咪去洗澡,咕哩愉悅地跟把拔分享雷神。
您們說慘不慘啊~~~~~!?
======
畢竟是被填鴨式學習及升學主義荼毒十幾年的我們,在面對孩子的課業時總是有著許多情緒。一方面知道課業不是唯一,但另方面總希望孩子能有一定程度的表現。就因為如此情難斷、理還亂,一跟孩子聊到相關話題時,牽著理智的那條線,好像就變得特別細、一拉就斷……。
在幾次「斷了線~~」之後,慢慢發現有三大盲點,會在我與孩子討論作業時「悄悄出現」、甚至破壞一個個美好的夜晚!就來看看這噙著眼淚歸納來的三大盲點吧!
孩子喜歡狡辯?
「老師沒說這要寫啊~我不知道聯絡簿上那樣寫是什麼意思。」「你剛剛說作業,這不是作業,這是『罰寫』!」「老師說家長看過就好啦,你看過啦,那幹嘛還叫我改?」
有時聽到這些話,不是氣到爆青筋、就是哭笑不得。寫作業這麼清楚明白的事情,怎麼可以凹成這樣,分明就是不愛寫作業、偷懶、虛應了事嘛!但靜下心想,作業本來就是無趣,尤其是當孩子的程度較低、或較高時,寫作業還真是種慢性折磨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孩子「 錙銖必較」的心情也不難理解了。更何況,我們有時的確恃著父母的身份 (好啦,我><),給孩子的指令交代不清,卻反過來責怪孩子不知長進。在寫作業形同嚼蠟、父母又缺乏同理心的情況下,衝突自然容易產生。
賞罰對應原則
如同上面的例子,因為作業沒寫完被罰不能吃巧克力的小咪,心裡一定是既哀怨又不明不白,如果再年長一點,她肯定會怒道:「寫作業干幫你慶生什麼事啊!」的確,亂罰一通的爸爸,其實是在發洩啊!
雖然我贊成不要以「賞」「罰」等外部動機來培養孩子的習慣,但這實在是非常不容易啊!在時間、精力、跟意志力並非無窮無盡之際,賞、罰畢竟還是是一個快速又加減有效的方法。但在使用的同時,可千萬別忘了「對應原則」。
賞罰對應原則是指,今天孩子做一件事情 (例如寫作業) ,做得好 (在時間內寫完,且非潦草應付)就有賞 (看半小時電視),做不好就處罰 (電視時間取消)。賞跟罰是一件事的兩面,而非做得好給你看電視,做不好就沒收一個最喜歡的玩具、或是取消另外一個特權/福利 (禮拜六可以去騎士堡)。
有些父母以為,罰就是要罰到孩子會「怕」;若是如此,已經超越了「行為自然結果」(consequence) 的原則,舉例來說,偷摘一顆蘋果的代價不是社區服務,而是坐牢二年!這樣,孩子無法學到如何為行為負責,只是對作業產生強烈的反感,無法養成「每日把作業寫好」的習慣了。
孩子跟我們一樣會累
父母最常忘記的一件事,就是孩子無法一直維持百分之百的狀態,無論他們實際的能力如何。「退步」是任何學習活動都會有的過程,無論是練球、樂器、還是學術活動。我們總覺孩子表現好是應該的,一有退步就興師問罪,但孩子跟我們一樣,會累、粗心、想偶而偷懶一下。父母若能把這些現象當成「關心的契機」,瞭解孩子是不是需要休息?父母能不能為他們做些什麼?或是僅僅肯定他們的付出,不再多問。孩子即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被看見,相信寫作業不「只是」一件讓父母及老師高興的苦差事,進而期許自己能做到最好。
作業,是老師、家長、跟孩子間最自然的溝通工具,老師、家長可藉此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,學生有機會複習、甚至發揮創意,而家長更可以透過作業來幫助孩子探索興趣與培養正確、長遠的讀書習慣。雖然寫作業不會是全家期待的歡樂時光,但隨時注意自己的盲點,平心靜氣的跟孩子一起學習,也能是美好童年回憶的一部分囉~!
▲都寫到脫窗了.....應該是有認真吧!
喜歡本文請按讚~對醜爸專業服務有興趣的朋友,請參考醜爸懶人包來囉! ,或來信至 beparentstogether@gmail.com 喔,謝謝大家!
(文章歡迎引用、轉載,但請留言、或是email跟醜爸說一聲喔~)
======
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